教育管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海量论文库 >> 其他论文 >> 教育管理 >> 浏览论文

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实施

文章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未知    日期:2015年06月10日
目标激励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强调成就需要的满足能够促使个体取得更大的成功。成就需要即指在某种标准下追求优异、寻求成功的欲望。富于成就动机的人有三种性格特点:自己设定挑战性目标;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
目标激励
  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强调成就需要的满足能够促使个体取得更大的成功。成就需要即指在某种标准下追求优异、寻求成功的欲望。富于成就动机的人有三种性格特点:自己设定挑战性目标;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不依赖偶然的机遇坐享成功;要求立即得到反馈,了解工作结果。一般来说,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都比较高,他们有更高的追求,不仅仅满足于一般的物质需要,还有发展的需要、成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因而学校管理者应尽量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让教师承担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和潜力。并且当教师完成任务并作出一定成绩时,领导者要及时给予表扬、奖励,以强化其成就动机。这样,教师就会以更大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去。
  民主管理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更适合在一种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再加上教师的这种职业决定了被人尊重的需要更为强烈,教师自身的素质和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和愿望,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适当授予中小学教师参与管理和决策的权力。通过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可以集思广益,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满意度,减少决策的失误和内耗;可以满足教师的成就感、责任感及希望尝试挑战的需要,进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便于学校内部沟通和协调,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命运同学校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自觉维护学校的社会形象和良好信誉。
  自主管理
  随着教师参与管理程度的提高,对于属于知识型员工的教师来说,可以实行自主管理。因为对于许多中小学教师来说,他们选择教师职业并不仅仅是为了通过教师这个职业来挣钱,而是更希望通过教师这个职业使自身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学校在追求组织目标的同时,应当优化自主管理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学校管理者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行柔性工作制,实现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自主;设计柔性化工作方案,激励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报酬体系,体现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价值;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设计,为中小学教师的发展铺路架桥;关心中小学教师的健康和发展,使其对学校更加忠诚和认同。
  人才开发管理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实行教职工的自主管理,而自主管理的根本前提则是充分开发与培训教职工,全面提升教职工的素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教师职前所受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再加上教师业务素质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因而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必要。另外,追求新知也是大多数教师所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学校管理者应针对不同阶段教师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和侧重点。刚从学校毕业的教师,几乎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因而可通过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即一位老教师帮助一位新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指导,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对已经工作几年、具有一定教学技能的教师,应多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如参加教学观摩课比赛等,让其在实践锻炼中成长。对于那些进入工作成熟期的教师和能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可采用多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和进修访问等方式加以培养,使之尽快脱颖而出。
  组织文化管理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这里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类:硬环境指学校的建筑设施、设备、绿化、美化等外显的东西;软环境指学校的校风校训、校纪校规、人际关系、文化氛围、员工的价值取向、道德信念等内在的东西。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无声的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成员的行为,并且这种影响力还相当持久。因此,学校管理者应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与教职员工不断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从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上一篇:学校管理之我见
下一篇:农村小学学校管理